432.领证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为什么说这家伙是90年代第一狠人?
    捋捋他干的那些事情就知道了。
    刚才说的用火车皮换飞机,只是他的成名战,后面还干了不少惊人的事情。
    比如1995-1996年,他的南德集团与俄罗斯航天信息公司,以及国际卫星组织,三方合作,在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,发射了两颗商业卫星。
    随后三家公司共同经营航向1号卫星、航向2号卫星的转租权。
    要知道,航向1号卫星可是全球第一颗直播电视卫星。
    只不过由于多重因素,最终南德将这两颗卫星的股权,卖给了国际卫星组织。
    1997年,南德又宣布正在做一个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项目。
    并宣称: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能生产电脑芯片,连日苯都不行,我们的计划是,在6-8月内,生产出运算速度在10亿-100亿次之间的芯片。
    而当时参与我国“银河”大型计算机研制的工程师则称,目前尚未听说有哪个公司能达到这一速度。
    而以郭永坤这个过来人的眼光去看,这明显是在吹牛皮嘛。
    不过,狠就狠在人家敢吹。
    同年,南德在北方获得一块10平方公里的巨大地皮,有意将其开发成北方东方之珠,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。
    结果最后就投了几千万。
    连东方之珠的地基都造不起来。
    还有就是最出名的一个项目:改变西部气候。
    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就是,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、深2000米的口子,然后把印度洋的暖流引入我国,从而起到改变西部气候的作用。
    南德为此请了一帮专家进行论证。
    结果就不说了……
    就问你这样的人够不够狠?
    说他是90年代第一狠人,应该是没什么太大毛病的。
    因为来得不算早,没过多久家里就开饭了,宴开两桌,郭永坤自然在首桌,他的身份对于李家和亲家那边的人来说,都不是秘密。
    老牟就坐在他旁边。
    这家伙确实能说会道。
    不过郭永坤却没有交谈的兴致,大多时候只是礼节性地回应两句。
    他并不否认此人有几分本事,特别是胆量,连他都望尘莫及。
    只是,胆量大是好事,但过头了,就是疯狂。
    他的生意经与此人完全不同,更偏向于脚踏实地,所以,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。
    因为没什么靠谱的酒友,所以郭永坤小酌了一杯,也就提前下了桌。
    本想逗逗小峰去——他还太小,上不了桌,姥姥正带着在门外玩,今天收获的玩具着实不少。哪知刚来到门外,一根烟还没抽完,老牟却跟了出来。
    为了避免再陷入一些无意义的话题,郭永坤递给他一只烟,率先开口问,“小光在苏联混得怎么样?”
    自从李有光去了苏联后,因为相隔太远,两人只通过一次电话。
    已经好几个月了。
    所以很多事情郭永坤并不那么了解。
    “没得说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