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1.柳伊丝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还是住酒店自在。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这家东风饭店现在生意非常火爆,郭永坤只要白天回来,楼底下绝对排起长龙,沿着屋檐底下能排几百米。
    倒不是因为酒店生意。
    实际上这里的房价按现在国内的经济水平来说,还是比较昂贵的,普通市民不太住得起。
    而是因为这里的一楼承租给了一位牛哄哄的老爷爷——肯德基。
    每天来外滩游玩的人有多少就不用说,咱中国就是人多,所以这家就开在外滩边、充满新鲜感的餐厅,有多火几乎在意料之中。
    这年头洋玩意对国人总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。
    说崇洋媚外有些偏激,不仅仅如此,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没见过。
    一种猎奇心理。
    当然,在这个资源匮乏、人们刚刚解决温饱不久的年代,肯德基单从口感上来说,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种美味。
    特别是对孩子们而言,简直就是克星。
    这些排队的人里面大多都带着孩子,孩子们脸色则挂着激动不已的表情。
    显然能吃上一顿洋快餐,并非如后世那般随心所欲的事情,他们大抵是因为完成与父母的某种约定,从而获得了这份奖励。
    比如月考拿了双100,这一个礼拜都很听话之类的。
    他们叫这个肯定也不叫洋快餐,而叫“西式大餐”,一顿饭八成能让他们兴奋好几天,从而将这份美好时光封锁在回忆里。
    郭永坤倒也光顾过,也是一种猎奇心理,想看看这年头都有什么品种,味道如何之类的。
    还听见过不少有趣事。
    相对而言这年头能进肯德基吃饭是一件大事,大部分人明显都腺上激素飙升,行为举止大开大合,远不如日后那般安静,顾忌会打扰到别人——这年头大家也不在乎这个。
    比如有人跑到柜台前,就是一句“给我来只鸡”或者“给我来一斤鸡”。
    因为来之前已经“攻略”过,这里主要就是吃鸡的。
    比如有些顾客对附带的塑料叉子不明所以,想了想后,觉得在这种高档场所直接上手不太雅观,便特地跑到柜台要筷子。
    再比如有些顾客拎着饭盒或饭盆过来,也是来买鸡的,想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。
    这算不算最早的外卖?
    指不定肯德基的外带全家桶就是从这里捕获的创意。
    每每看到这种事情时,郭永坤总会不自觉地笑笑。
    并非嘲笑,而是感觉很可爱。
    同时心里也有些感慨。
    “小洋,你不能这样,耍无赖呀!”
    郭永坤刚将车开到后面的停车场停好绕回来,正准备从饭店门口走进去时,忽然听到侧后方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。
    “妈,你就给我买一回呗,我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,你每次都说给我奖励,结果每次就是出来逛一圈。”
    郭永坤扭头一看,应该是一对母子无疑。
    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,双脚并拢,脚跟着地,身体后仰至少有45度,两只手紧紧拽着母亲的一只左手,铆足全身力气,竟与他母亲势均力敌。
    “我说你怎么硬要来外滩玩,敢情早就打好了心思呀……”
    “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吃过,说得馋死人啦,我也想吃一回嘛,就一回!”
    熊孩子难怪能稳霸班级第一的成绩,这脑袋瓜果真不是盖的,才多大一点,就知道酝酿计谋。
    不过却用错了地方。
    郭永坤打量了那位母亲一番:身材瘦削,身上的蓝布褂子洗得泛白,脚下是一双扣带黑布鞋,左脚大拇指的位置有一块同色同料的补丁,年纪不大,但脸上的皮肤暗沉粗糙。
    家庭环境明显不好,甚至可以说很差。
    看到周围不少人向自己看来,女人黄瘦的脸上略有红晕,轻声对儿子说,“小洋,乖,下次行吗,妈今天没带钱。”
    “不行!来地方你都不买,还下次,你都骗我好多次了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