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0.浦东开发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间大概30平方、平面的白墙白顶、头顶还掉着日光灯管的办公室里,陈大少挠着脑壳道。

    “弄来干嘛?我估计一年还待不了两天,浪费。”

    郭永坤环顾四周:欧式真皮沙发,琳琅满目、摆满各种名贵酒水的酒柜,两米的红木大桌台,后面还有配套的书架。

    这里房屋硬装虽然很一般,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办公室样式,但软装可一点不差。

    对他来说完全可以接受。

    他家里也就这个模样,房顶同样没有吊顶,墙壁上也没有什么华丽墙纸。

    “待多久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有。你可是公司老板,偶尔过来没个办公室怎么能行?”陈大少坚持己见。

    郭永坤懒得跟他争论这么没营养的话题,随口道:“你看着办吧。”

    刚才开了个会,这边分公司的高管基本认识了一下,同时也对于开元置地在申海的投资项目,逐一做过了解。

    心里倒是有些疑问。

    示意陈大少在沙发上落座后,郭永坤询问道:“我看公司目前所有项目都在黄浦江这边,江那边的浦东你就没考虑过?”

    “考虑肯定考虑过。”

    陈大少见他问正事,便收敛笑容回道:“现在上面不是在牵头搞浦东大开发嘛,政府还有人特地找过我,想把我们引资过去。但我觉得吧,浦东不管如何开发,肯定还是不及浦西这边。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一定。”

    “哦?怎么说?”

    郭永坤没有直接回话,踱步来到老式的窗台前。

    这里是五楼,因为有些房屋遮挡,所以即便距离黄浦江不远,也无法一睹江景。但是眺目望去,浦东一角还是可以看见的。

    此时的浦东与记忆之中已根深蒂固的繁华完全不同,目光所及,没有一座高楼,几乎可以用荒芜来形容,显得冷清而萧条。

    申海这边一直流行着一句话,叫作“宁要浦西一张床,不要浦东一套房”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在以往、包括这年头,浦东有多么姥姥不亲舅舅不爱。

    如今浦东大开发,那边估计有不少市民获得拆迁款,兴高采烈地移居到浦西,同时估计还得啐上一口:终于离开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了!

    郭永坤曾经就认识一个人,老浦东人,就是浦东大开发时拿着拆迁款移居浦西的。

    不过在两人结识的时候,这家伙已经肠子都快悔青了,每次几杯猫尿过后,便开始大吐苦水。

    当年他家里有两栋房,一栋结婚时盖的,一栋是父母留下的祖宅。

    祖宅就是那种很寒酸的黄泥巴土屋,新房则是用青石砖砌的,虽然都不是什么好房子,还都只有一层,但架不住那会儿农村土地只要邻里之间疏通好,土地几乎随便占,所以每一栋面积都超大,全部带有院子。

    另外家里还有接近六亩地。

    当时开发商是一家日资企业,进村之后哪还需要做什么工作?

    都是村里人主动找他们卖,说“帮帮忙,把我家房子收了吧”。

    价格好商量。

    这家伙也一样,一门心思想变卖家产,获得拆迁款,从而移居浦西变成城里人。于是也上门去找人家开发商。

    结果哪知一打听,他家房子和田地都靠北,刚好不在人家开发商的规划设计之内。

    看着村里大多数人都兴高采烈地开始印房子,然后现金钞票拿到手,心里别提是个什么滋味。

    受不了这种煎熬的他,偶然间听说一件事,他家不远的一户人,因为土地刚好在规划图纸的边缘,好说歹说居然把人家开发商说通,将他家房子和土地给“收”了。

    灰心丧气的他重新获得一缕曙光,便拎着猪头肉上门取经。

    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对方家里有二亩地,白送给人家了,一分钱没要,就要了房子的赔偿款。

    于是他见样学样,再次找到开发商,下了狠心:我家的地也不要钱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