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8.商场小辈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50万美金在这年头已经不是小数目。

    所以他很难进行大的营销策划。

    他确实有几分营销才能,很精准地将红牛客户定位于年轻人,然后以“运动”口号进行宣传,雇佣大学生,让他们驾驶着顶部装饰有巨型易拉罐的汽车,在大学校园里巡游,包括一些年轻人聚集的球场、沙滩等地方。

    也就是所谓的“地推”。

    从1987年4月份卖出第一罐红牛,截至到现在,主要都在采取这种不怎么费钱的营销模式,也算小有成就。

    钱嘛,肯定是赚到一些的,但如果说很多的话,也是假的。

    红牛目前在奥地利,也才刚刚兴起,距离进入欧洲、甚至北美市场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    看完这一部分资料后,郭永坤才有些恍然,怪不得上辈子直到1997年,红牛才进入美国市场。

    若真有实力的话,美国那片炙手可热的市场,有眼光的商人绝对早就瞄准,不会这么晚。

    “搞了半天,原来这个马特施茨只是个空架子啊!”夏樱感慨道。

    说空架子,主要是拿他和郭总对比。

    她本来真的以为这人和郭总、许书标是一个档次的人,都是亿万富翁。

    可现在看完资料后,她才发现,这人的身家很有限,目前应该还没超过1000万美金。

    郭永坤呵呵了一声,突然感觉兴致缺缺。

    没错,是他高估了马特施茨,本以为遇到一个难缠的对手,现在才发现,对方目前连做他对手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,他还没有“长大”。

    不过转头一想,倒也释然。

    白手起家谈何容易,对方又不像他一样开了外挂,也不像许书标一样,生意已经经营大半辈子。短短数年时间,能累积到多少家底?

    在生意场上,他暂时还属于小辈。

    郭永坤都懒得跟他一般计较了。

    “夏樱,你通过奥地利红牛那边,联系一下这家伙,我想下午跟他见一面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。”夏樱大概猜到他想要干什么。

    这也是一起共事久了后,产生的默契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曼谷市区,一家格调不错的幽静咖啡厅。

    红衫木上,上好的苏格兰咖啡冒着浓郁的香气,不过马特施茨并没有品尝,他躺靠在皮质软椅上,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对面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他本没打算赴约,打电话的应该就是现在坐在他旁边的漂亮中国姑娘,但她的口才不错,态度也讨人喜欢。

    而且她提及到“这次会面对于马特施茨先生来说,绝对是一场机遇,错过将会十分可惜”。

    基于这几个方面的因素,他才点头同意下来。

    他向来是一个擅于把握机遇的人。

    此刻让他好奇的是,这个所谓的机会到底是什么?

    一笔财富,公关自己,好让自己在许总面前美言几句,以达成天丝药业和健力宝在中国的合作?

    如果是这样的话,只能说这个姓郭的太看得起自己,也太小瞧别人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