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1.杨大叔的中国梦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大叔解释说,他父亲的确实是河东人,年轻的时候——大概是30年代,逃荒到南方沿海一带,后面待了几年,日苯人来了,又逃,才来到泰国。

    当时他还很小,只有两岁。

    这个故事涉及到几个国内的地名和历史,倒不是一下子就能编出来的。郭永坤也就信了。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你是后面自己过来的,你普通话说得还蛮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。什么都能忘,老祖宗可不能忘,母语也不能忘呀。我父亲从小就教我说中文,还说将来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带我回国看看。可惜啊……”

    大叔说到这里长叹口气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郭永坤对这位大叔突生不少好感,身在异国他乡,能做到这一点很难得,包括他家老爷子。

    想想就知道,他两岁就到了泰国,若非父亲一直教导,哪里还会对中国有感情?

    “命不长,已经过世20多年了。我那时还没结婚,刚参加工作,也没太着急这件事,现在想想,还蛮后悔的。”

    郭永坤沉默少许后,问道:“老爷子葬在泰国?”

    “那哪儿能呀!”

    大叔摇头道:“一辈子就听他说过这一个心愿,活着没能满足他,死了肯定要让他如愿。人是在泰国做的法事,骨灰在陵园存了几年,后面我成家结婚后,也有点经济实力,就回了趟中国,葬在了他之前在南方住了几年的那个小镇子上。

    “至于祖籍河东那边,不是不想回,而是真的不知道他以前住哪儿。”

    郭永坤哦了一声,心里有些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都是战争闹的。

    “大叔。”夏樱也是感触良多,问道:“你就没想过再回国?”

    “难哪!”大叔长叹口气说,“姑娘你是不知道,回去旅居还可以,但想改回国籍,几乎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吗?”夏樱倒是不懂。

    郭永坤却有些了解,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住权,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难获得的资质之一。

    世人只知道美国的绿卡难拿,但跟中国的身份证一比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

    因为中国人对待国籍的观念,与大多数国家的人都不同,特别强。

    举个简单例子。

    在欧洲,由于一些国家间距离非常近,他们对国籍的概念其实很淡很淡。

    比如说德国的公主嫁到意大利后,那么公主的田产等,都会陪嫁到意大利。

    但在我国,出嫁的人只能陪一些嫁妆,田产这些则不能陪嫁。

    中国国籍被看作是一种血缘国籍,和西方完全不同,它除了是一种法律概念之外,还有一种血缘亲属的概念在里面。

    外国人如果想要加入中国国籍,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——联姻。

    就是和中国人结婚,缔结婚姻关系,然后在五年之内,每年至少在中国住满9个月,才可以申请。

    还有一种特殊办法——对中国做出重大贡献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再无他法。

    司机大叔的中文名姓“杨”,如同杨大叔这样的、已经变换国籍的华裔人士,再想变更回中国国籍……至少,郭永坤听都没听过。

    中国其实也有绿卡,但跟正儿八经的中国国籍还是有区别的。他曾经听人讲过,说想要获得中国绿卡,差不多都需要诺贝尔得主这样的资质。

    所以……

    对于杨大叔而言,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梦想。

    “不过我女儿还有机会!”

    他突然说,“我女儿还没结婚,如果她能嫁给一个中国小伙子,就能重回中国国籍!”

    倒是没毛病,不过……你看着我干嘛?郭永坤心想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