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.老板来了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郭永坤瞬间明白了来叔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据说高山牛奶厂里面,有很多烈士英雄的家属?”

    “嗯,有一些,一部分是抗洪救灾之类的烈士家属,一部分是死在战场上那些兄弟的家眷……”

    刘勇来一句话还没说完,郭永坤很好捕捉到两个字——兄弟。

    如此说来,眼前这位,岂不是老兵哥?

    看到郭永坤用诧异的表情望过来,刘勇来知道他想问什么,呵呵笑道:“我以前当过兵,过鸭绿江打过老美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令郭永坤肃然起敬!

    “来叔,你也是英雄!”他由衷道。

    刘勇来却是苦笑摇头,“我哪算什么英雄啊,打仗的时候因为年纪还小,总被安排在后方,没遭遇什么正面危险,真正的英雄,是那些冲锋在前的大哥们……”

    他说到这里,声音忽然有些更咽,“可惜我没用啊,连他们的家人都照顾不好!我愧对他们!”

    郭永坤大概有些明白,来叔早就到了的退休年龄,为什么没有回家享福,依然留在工作岗位上。

    他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“来叔,放心吧,你的意思我明白了,我明天上午就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,那就麻烦你了……”刘勇来眼角有些湿润,故意不去看他,连连致谢。  手机端:

    郭永坤感觉羞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等来叔走后,郭永坤离开了工厂,却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去了趟市政府。

    他才发现自己对即将接手的三家工厂,了解的还过于片面。

    在市政府待了一整个上午,与雷副市长等人也聊了聊,使郭永坤不光对三家工厂做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,也对市里的经济形势,有了一个真实认知。

    改革仍在继续,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,1985年开始实行的价格双轨制,显现出不小的弊端。

    正所谓“十亿人民九亿倒,还有一亿在寻找”,各大工厂的供销科,成为油水最充足的部门。

    在一些非正规的操作下,很多过于便宜的商品,扰乱了市场行情,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,包括工厂自身的利益。

    上面决定进行价格改革、物价闯关,据说申海那边即将试点,河东这边可能会是第二批。

    但郭永坤知道,它无法成功。

    这种想法走进了误区,依旧使用计划的方式去调控市场经济,根本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而失败的代价是惨痛的,通货膨胀不断加剧,商品从畅销变成滞销,各大工厂间三角债不断累积,最终导致1989年,我国经济陷入严重的倒春寒。

    比较无奈的是,即便知道这些,他也无力改变什么。

    他深感自己的渺小,他能照顾好的,大概只有自己的工厂,以及下面的职工。

    离开市政府后,郭永坤驾驶着小奥拓,来到永年商行。

    大概是因为午后的缘故,店里没什么生意,郭永年和铁头哥正蹲门外吞云吐雾,第一时间注意到他。

    “我说永坤,你都这么大个老板了,还开个‘小毛驴’,该换辆车了。”铁头打趣道。

    老板这个称呼,很新鲜,据说是南方传过来的。

    “你连小毛驴都没有。”旁边的郭永年无情嘲讽。

    “对呀,所以催他赶紧换车,然后这个小毛驴给我使呀。”

    郭永年鼻子差点没气歪,“轮得到你?”

    “你不是婶儿给算过命,说不能开车吗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