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2.古沉船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,但郭永坤看好他。
    “你喜欢船模啊?”
    郭永坤随口问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陈大少也不知道几点到。
    “不喜欢。”
    “哦?那你……”郭永坤抬手指向四周。
    “我是为了研究。”飞龙话说到这里时,略有犹豫,不过,还是继续说道:“郭先生,我也不瞒您,我手上有一条沉船的线索。”
    “沉船?”郭永坤惊讶,下意识问,“什么沉船?”
    “一条古代沉船。”
    “古代沉船!”郭永坤瞬间眼前一亮,这个,他有兴趣,而且极为浓厚。“能不能具体讲讲?”
    飞龙笑道:“故事比较曲折,我就简单讲一下吧。最开始的消息,来自一位生活在海边的渔民。当时其实有好几个人知道,不过他们都没在意,唯独我,留了个心眼。”
    “那是因为你敢想。”郭永坤插话。
    设身处地想想就知道,假如某天你听说哪片海域里有艘沉船,你会怎样?
    一般人肯定会来一句“那跟我有什么关系”?
    想要从大海里,对一艘沉船进行打捞,谈何容易?放在80年代,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。甚至,我国现在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。
    寻常人一般不敢想。
    飞龙也不否认,接着说,“后面我做过一些研究,也咨询过不少历史学家,发现了一件事,让我确信那位渔民的话,真是的。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郭永坤是真被勾起了兴趣。
    “那位渔民所说的区域,正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中。”
    郭永坤恍然,这样一来,似乎就对上号了。
    关于海上丝绸之路,在信息时代生活过,并且爱好古玩历史的他,清楚呀!
    人们一般说到丝绸之路,都会潜意识地想到西汉张骞开辟的那条,陆地上的,思维发散一下,还会想到什么楼兰古国之类的东西。
    但是,其实在古代,不仅仅是陆地上有丝绸之路,大海上也有。
    海上丝绸之路,是古代我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,主要以南海为中心。
    它形成于秦汉时期,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,繁荣于唐宋时期,转变于明清时期,是已知的,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。
    既然是贸易线路,那过往船只所运输的货物自然极多,而海上气候多变,不时有飓风大浪,古代的气象技术,和造船水平又十分有限,所以,时常有船只遭遇不测,沉入海底。
    那么,船上的宝贝也就在海底无人理会了。
    郭永坤知道,飞龙虽然说得简单,但那位渔民的消息,绝对不是随口说说,肯定具备一定真实性,所以他才会留心。
    如今,这条消息所指的区域,又和海上丝绸之路重合,就更增添了它的真实性。
    “你想打捞那艘古船?”郭永坤问。
    飞龙点点头,并不隐瞒自己的目的。
    “但这件事不简单呀,首先工程开销的费用就非常高,另外,肯定还要聘请国外专家,以及团队。”
    80年代,我国在海洋打捞技术方面,虽然比较落后,但一些发达国家,已经颇具水平。甚至已经进入民用领域。
    郭永坤以前看过一篇报道,说的是一个名叫迈克哈彻的文物海盗,他曾是一位探险家,在一次偶然的水下工作中,发现了一艘沉船,获得大量宝物,尝到甜头。然后便潜心研究水下打捞工作。
    随后,他就在世界范围内疯狂打捞沉船,其中就有不少中国古代沉船。
    而且,迈克此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商,他将沉船上的物品打捞上来后,为了获得最大利益,有时会毁掉其中一部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物以稀为贵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