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8.不孝子、老父亲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幸大家都没忘记自己是庄稼人,也没个讲究,椅子让给年长的人坐,稍微年轻点的在附近草垛子上薅两把秸秆,往地上一垫,也就坐下去了。

    郭永坤从车里摸出一条阿诗玛,外加两包大白兔奶糖,给大家分了分。赵大龙也抓出不少瓜子、蚕豆。

    大家有吃有喝,忆苦思甜,回忆着往日的有趣事,相聊甚欢。爽朗的笑声响彻在蔚蓝的晴空之郑

    临到吃饭时,众人又很识趣地结伴离开,几位年长的老人,赵大龙拉扯半也没拉下来。

    很难得的是,这里的民风依然淳朴。

    “大龙哥,怎么没见老支书?”饭桌上,郭永坤好奇询问。

    往年他每次过来,赵福民总是率先赶来的几个。

    赵大龙叹着气道:“他现在腿脚不太方便,距离远点走不动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走不动呀!”郭永坤还未接话,一旁的珍忍不住,“那是没力气走,饭都不给吃,哪有走路的劲儿?”

    赵大龙看了她一眼,没有回话。

    郭永坤放下快子,蹙眉问,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前头山有现在这样的光景,老支书赵福民可谓居功至伟,更难得的是,他并没有一直把着权利不放,在前头山最辉煌的时候,卸下职务,将接力棒交到了赵大龙手郑

    否则以他在前头山的威望,以及对前头山的贡献,只要还能干动,上面根本没理由使他下台。

    赵大龙咬着牙道:“还不是他那个不孝儿子赵爱国。以前老支书在位的时候,手上握有实权,他也没少沾光,现在老支书退下来了,就完全不给好脸色看。他那个婆娘也是一样,前段时间因为一点事跟老支书闹了不愉快,现在做饭只做他们一家三口的,真不是个东西!”

    郭永坤眉头紧锁,赵爱国这个牲口,真是狗改不了吃屎,记得自己以前还教训过他。

    “那你们就不管管,你现在可是村支书。”

    赵大龙苦笑,“永坤,别人不了解,老支书的脾气你还不清楚吗?我已经不止一次提出来,让他搬到队部去住,那边宿舍、食堂都有,可他就是不去。前几过去拜年,拎过去的东西,给的红包,全都没收,硬放都不行,当着面就扔了。

    “他现在也憋着气呢,了,就是要死在那个不孝子面前,让他一辈子不得安宁。就别我们了,连他几个女儿都劝不住。”

    赵福民的性格,郭永坤确实清楚。他通过赵大龙一番话,便大致分析出赵福民现在的心态。

    他终归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,特别是在前头山这一块,大家都那么敬仰他,甚至可以,时至今日,这种敬仰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。可谁曾想,偏偏家里出了个不孝子,屡教不改不,还变本加厉,连饭都不给他吃,这是多么大的反差?

    他完全无法忍受,感觉老来无望,已然不想活了。

    “我待会儿过去看看。”郭永坤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既然遇到了,他就不能不管,再怎么对方也是他的长辈。而且平心而论,如同前头山的其他村民一样,他对赵福民始终心存敬意。

    一个能将自己所有一切,献给家乡,献给父老乡亲的人,当得起这份敬意。

    “我陪你一起。”赵大龙点头。

    村子最东头,有一栋唯一的两层红砖楼,这里就是赵福民家。

    他那个懒汉儿子赵爱国,肯定没本事建起这样的楼房,据赵大龙,前头山这些年发展不错,也赚了不少钱,过去赵福民在位时,每年的工资和奖励也都不算低,那些积蓄全耗费在这栋房子上。

    他是一门心思想给儿子、孙子,一个更好的家,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,这栋他用棺材本建起来的房子,如今却连住的资格都没樱

    楼房右侧沿着墙壁起了一间瓦屋,牛栏那么大,就是赵福民的住处。

    这间房倒是他儿子赵爱国自掏腰包建的。

    “大龙哥,赵爱国家只有三口人吧?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可这栋楼房,三大联,两层,至少有六间卧室,他们一家三口每人睡一间,还能余下三间,有什么理由把老父亲赶到旁边的牛栏?”

    赵大龙紧了紧拳头道:“碍眼呗。这人跟人一旦不对付了,别住在一起,看着都碍眼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