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.层层算计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三人相视一望,用眼神交流着。

    这个姓郑的还真不好糊弄。

    看来只能进行b计划了。

    “郑老弟,那你看这样行不行,钱我们借给你,一样的免息,但你花到手后,找买家肯定需要时间,到时先借给我们用,然后假如你真找到买家了,他出什么价格,如果我们也愿意出的话,你得先优先卖给我们。怎么样?”

    这还像句人话。别把其他缺成傻子忽悠行不行?

    郑继波仔细在脑子里品了品,似乎没什么毛病,还能省一笔银行贷款利息。

    “这可以。”

    三人相视一望,脸上皆有笑意。

    还是太年轻啊。

    买家,岂是你找就能找到的?

    就算找到,也得看对方敢不敢买。这可是他们的发迹地!

    聪明于郑继波,一样钻进了三只狐狸的圈套。

    然而三只狐狸现在注定想不到的是,这本不是他们该掺和的浑水,但既然进来了,某人也不会客气。

    一个更大的圈套正在等着他们。

    这就是商场,你永远想不到谁正在算计你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四月十五。

    郭永坤思来想去,还是将会面地点定在了凤冠花卉公司。

    因为他需要一些见证者,而具有官方背景和知名度的人,自然最好。

    凤冠花卉公司的其他人先不提,郭经理绝对是不二的人选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春城的君子兰产业,就是他带动起来的。

    那是1982年,由他牵头和市里的花农们,举办了一场名为“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”,如此才给当时在春城不温不火的君子兰,带来了转机。

    那场义展一共接纳观众约有两万人,原定门票为0.5元一张,但后来前来赏花的观众队伍排起了长龙,门票也随之涨到一元。

    这使得政府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于君子兰的喜爱和热情。

    义展门票一共收入一千七千多元,郭经理等人全部上交了国家,受到高层的表扬。

    这之后,市里才提出发展“窗台经济”,号召家家户户种植君子兰。

    所以郭经理此人,在春城君子兰的圈子里,绝对是教父一流的人物。

    有他在场,事倍功半。

    然而,上午郭永坤来到这里时,却发现郭经理的脸色不太好。

    无错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