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.发展计划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鬼哥都不敢想象。
    “别靠了,管他赚四十万还是四百万,反正现在又不是我们的。”
    这倒是一句真话,从名义上讲,这些钱全是政府的。哪怕身为厂长,也不能随意动用。
    当然,只要能找到合适名头,譬如由于业务繁忙,需要配辆车;又譬如住处太远,需要搬个家,只要领导肯批条子,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。
    总之,要懂得变通。
    鬼哥突然笑了,“我跟你不一样,大家眼睛都盯着你这个土财主身上,我这边倒还好,没什么人太在意。”
    他突然觉得小家当也有小家当的好处。
    树不大,不招风。
    “对了,外汇啊,这可是重中之重,必须不停地兑。”忽然想起什么,郭永坤再次强调。
    他和鬼哥现在都只有一条生产线,目前还能应付,但一两年后肯定就不行了,到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必须引进更多的生产线,这就需要用到外汇。
    政府那边就不用想了,他们批,郭永坤也不会要,所以只能从市场上自己筹。
    所幸他有陈大少这层关系在,美金没戏,港币也可以,而港币要比美金好筹得多。
    “知道了知道了。”提起这茬,鬼哥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。
    从鬼哥这里离开后,郭永坤来到工厂,让老王召集一众高管,准备开个会。
    行政楼的会议室里,郭永坤居于首位,目光环视下方十二个身影,最终定格在一个年轻小伙子身上。
    此人名叫李景旭,去年十二份才进的厂,不是招的,而是对方自己找上门的,也就是所谓的毛遂自荐。
    郭永坤亲自面的试。
    为啥?
    因为对方的学历很高,正儿八经的中专毕业生。
    他甚至都没想到,这年头会有中专生甘愿放弃国家分配的铁饭碗,来他一家挂靠工厂上班。
    需要科普一下的是,这年头中专生分两种,一种是初中专,就是读完初中然后再读中专,另一种则是高中专,即高中毕业后再读中专,至少三年,课程设置与大学本科无异,只是理论知识删减,增加了更多的实习操作课程。
    而后者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。
    李景旭就属于这个类型。
    而他的专业则是对外贸易。
    当看完他的简历后,你叫郭永坤如何不重视?
    厂里现有的各个部门,说是草台班子都毫不为过,学历最高的就是郝桐桐,她还不到二十岁,目前的头衔则是总技师,诚然,她确实很有天赋,但其中未尝没有一丝无奈。
    因为无人可用。
    这个李景旭就不同了,销售部专业对口人才。
    郭永坤还记得当时俩人的对话。
    “怎么想到来我们厂?”
    “因为奥运会,健力宝汽水厂作为一家挂靠单位,却能在全国角逐中,拿下奥运代表团赞助权,从这件事情我看出了领导者的魄力,以及工厂自身的实力,我认为这是一家很有前途的工厂。
    “另外,健力宝我也喝过,确实无可挑剔。综上所述,一家工厂如果有了好的领导、强横的实力、无可挑剔的产品,我想不通它还有什么理由不发展壮大。”
    这个回答,郭永坤在心里给了他满分。
    李景旭此人有专业素养、有远见、有抱负,最重要的是有闯劲——这一点非常关键。人都是有惰性的,站在舒适区中,没几个人愿意走出去。因为挂靠工厂不像国营工厂,进来就是铁饭碗。
    但他还是来了。
    随后,他就被郭永坤分配到销售部,任职副经理。工厂的岗位职称,郭永坤很多都是按后世来的,因为没有行政等级,所以叫科长什么的也没有必要。
    几个月下来,郭永坤一直在关注,意料之中的事情,确实有实力,也很努力。从能力上讲,远超现在的销售部经理。
    不过郭永坤并没有换岗,因为对于李景旭此人,接下来他有大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