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5.我要做个体户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,任何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,本身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春节日益临近。

    要换往年,这时候身为老郭家长子的郭永年,肯定会忙着筹备过年的事宜。但今年,他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。

    “小坤,你上次说的那个个体户营业执照,什么时候可以办啊?”

    小卖部里,趁着半下午,没什么顾客,郭永年拉着弟弟打听。

    “开年之后应该就差不多了。”郭永坤望着他,笑问,“怎么,哥,你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“你这话说的,这么好的机会,当然要把握好,撸起袖子大干一场!”

    “说说你的具体计划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想好了,这个小卖部给它转出去,万友那小子有兴趣,我俩已经私下聊过。我再去建设路上找个好地方、大地方,弄个你以前跟我说的那种国外的超市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如此看来,他哥干了两年小卖部,确实存了些钱,否则不能有这样的口气。

    “你打算搞多大店面?”

    “我其实去看过,建设路和沙洲路交叉的那地方,有个不错的门头,以前是个小印刷厂,现在关门了,空在那里,可以租下来,大概五百个平方。”

    “五百平方?”郭永坤蹙了蹙眉,“那你忙不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啊,请人嘛,你还不知道你哥我,别的本事没有,就朋友多。”

    郭永坤突然意识到有个问题没跟他哥讲,而且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哥,你知道个体户为什么叫个体户吗?”

    “为……什么?”郭永年挠了挠脑壳。

    “所谓个体,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。你平时不爱看报纸,其实一些主流报纸上都披露过,国家虽然会放开政策允许城镇居民做生意不假,但是不准雇工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郭永年懵了,那他设想的美好未来,岂不是一下全泡汤了。

    想想就知道,五百平方的经营面积,他一个人绝对忙不过来。

    “不过……”郭永坤托腮沉思,只能说他哥选了一个好行业。

    “不过什么?”郭永年忙问。

    “你要真想干,倒也不是一定不行,五百平方的经营规模,那你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管理,统筹好人员安排,什么人负责进货,什么负责收银,什么负责上货……”

    “等等等等……你不是说不能雇工吗?”郭永年诧异。

    “你如果只雇七个人,加你一个八个,记住,一定不要超过这个数目,那就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郭永年眼前一亮,心情峰回路转,“小坤,到底什么个说法?”

    郭永坤张了张嘴,这个解释起来就很复杂了,而且他哥不见得能听懂。

    一言以蔽之,就是“七上八下”的理论。

    出自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,老马同志在书中,按照十9世纪中叶的计算,划分了“小业主”和“资本家”的界限。

    无错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