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4.地址-《逆流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欧阳家到底住在哪里,他始终没打听到,对方小姑娘或许不信任他,又或许懒得查,再或许真的不知道。

    而这,就是他当前必须搞清楚的东西。

    午饭就在宾馆附近解决了一顿,这里有一家国营小餐馆,专卖笼仔饭。

    也是南方沿海地带的一个特色了,就是用那种蒸小笼包差不多的竹笼子,底下铺上荷叶,上面盛有米饭,然后将各种菜品……例如腊肠腊鸡腊肉香菇滑鸡等等,盖在上面蒸熟即可。

    味道也还不错,菜品嫩滑,米饭透着股荷叶的清香。

    下午郭永坤就在宾馆周边晃荡起来,背包自然是不离身的,每每遇到供销店……或许叫士多店更合适一些。

    也是本地的独特称谓,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时,南方沿海一带洋鬼子特别多,人们也学了一些俏皮话,习惯性地将那些洋烟纸店称之为“士多”,就是英文store的音译,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。

    每看到一个士多店,郭永坤总要走近探查一番。

    如果是国营的,扭头就走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截至目前为止,他还没遇到一家像他哥那样的代理店。

    于是不得不向更远的地方寻找,几个小时匆匆而过,约莫接近下午四点钟时,在一条小巷子的拐角处,郭永坤终于发现一个目标。

    很小的门面,还没有他哥那间铺子大,门外有一套塑料连体桌椅,旁边靠墙的位置堆放着一筐筐喝完的空可乐和汽水瓶子。

    眼下虽然只是三月初,但羊城这边的气温并不低,有二十度左右,显然可乐和汽水已经开始走俏。

    老板是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秃顶中年人,微胖,顶着一个啤酒肚,就好像那种求学失意,不得不回家开个小卖部混口饭吃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靓仔,出差还是旅游啊?”

    他见郭永坤操着普通话买了瓶本地产的桔子汽水,笑着搭话。

    “出差。”

    郭永坤笑了笑,自顾自地喝着汽水,之所以没有马上行动,是因为铺子里还有一个客人。

    等了约两分钟,这名客人终于买了一瓶岭南一带很出名的红曲酒走了。

    “老板,有笔生意不知道你想不想做。”

    老板这个称呼内陆地区还未流行,至少得等到84之后,但在南方沿海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称谓,鹏城那边改革开放搞得如火如荼,从港城那边过来的生意人,本地人都称呼为老板,指的大抵就是有钱有身份的意思。

    而如果用在本地人头上,那就是一种很高规格的尊称。

    南方沿海跟内陆终究不一样,这个年代,这边的大多数人已经不拿有色眼镜看有钱人,也不会在乎人家的钱是怎么来的,有的只是艳羡和追求。

    “什么生意?”

    老板眼前一亮,也有些狐疑,心想一个外地佬能有什么生意给他做。

    随即,郭永坤便将早就想好的计划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什么?!”

    老板一听,给吓懵了,舌头打结道:“你……你你想让我冒充公安?”

    郭永坤岂能不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份,也不回话,而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大团结,放在柜台上。

    老板瞅了瞅后,摇头道:“那也不行。被抓住要坐牢的!”

    “谁知道?”

    这年头的电话又没有来电显示,或许一些特殊部门有能力追踪到电话来源,但只是打个电话查询一个地址,又不是什么大事,谁会去查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