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3.来到羊城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80年代郭永坤也是头一次坐飞机。
    这会儿,河东的天河国际机场还未兴建,市民们平时出行主要还是在南湖机场,跑道就是日后的恒安路。
    这时的机票草率到都不好意思称它为山寨货。
    后世超市里三块钱一本的收据联见过没,嗯,就是那种样式和纸张,郭永坤手里拿着的是蓝联,上面有用复印纸印出来的寥寥几个字。
    乘客名字,起始地,目的地,航班号,起飞日期,起飞时间,再就是票价。
    四十五圆。
    这年头只要不是由南向北,或由北向南的“两极化”移动,票价几乎是一样的,都是四十五圆。
    基本相当于城镇居民一个月的工资。
    所以不好说它便宜还是贵。
    比起火车,飞机的安检还是比较严格的,行礼什么都要开箱检查,危险物品肯定是不能带的。
    链接航站楼和飞机间的那段可挡风遮雨的过道是没有的,摆渡车也不存在,过完安检后,需要步行到跑道旁找飞机。
    这年头坐飞机的人都是国家工作人员,而且是混得比较好的那种,正值春寒料峭的季节,他们的衣着也是比较时髦的,街头难得一见的羽绒服在这里是标配,也有人穿着那种带拉链的夹克衫。
    颜色不再单一,除去这个年代的主题色,黑白蓝以外,还有红黄绿等其他颜色。
    有些衣服即便以郭永坤的眼光去看,也不是那么土气。
    当然,这必然跟飞机出行也有关系。
    因为不管混得再好的公务员,这年头坐飞机依然是一件大事。
    空姐相当漂亮!
    为什么要加相当呢?
    因为都是那种天生丽质型的,根本无需太多粉饰,每一个都面容姣好,身材窈窕,笑容自然。
    即便是身上土里土气的蓝色制服,都掩盖不了她们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丽。
    毕竟是从几亿人中层层筛选的颜值担当啊!
    不吹不擂地讲,每一个放在后世,稍加炒作,都能成为网红,开个直播礼物不能断的那种,秒杀那些一脸尬笑的蛇精脸。
    “同志,需要饮品吗?”
    瞧瞧这服务这笑容,说话时四十五度鞠躬,放在这个年代堪称另类。
    也难怪八零九零这些年间,有很多人将能坐一次飞机,也当成人生的一个愿望。
    郭永坤还以礼貌的微笑,抬头一看,却是不太得劲,又是可口可乐,百事可乐。
    所幸,旁边有一种它们绝对怼不动的铁蛋。
    “来杯茅台吧。”
    是的,茅台,这年头坐飞机随便喝。
    所以老实讲,如果是那种酒量大的又不要脸皮的家伙,其实坐趟飞机也费不了几个钱。
    只是这年头不大可能有。
    好面子是我国古来自有的风气,起先是一种儒雅礼节性的心态,奈何到后面慢慢变了味道,变成了打肿脸充胖子炫富,或是爱慕虚荣。
    郭永坤的酒量是真不行,一杯茅台下肚……大概也就一两半的样子,已经有些昏昏欲睡,或许跟飞机略有颠簸也有些关系,直接睡着了。
    醒来的时候,飞机已经在滑跑道。
    羊城不愧是羊城,即便这个年代过来,仍然能感觉到一股国际大都市的气息,高楼大厦比比皆是。
    郭永坤出站之后,旁边的马路上出租车排成一条长龙,多是夏利和申海牌的小轿车,也有一些苏联那边过来的拉达和伏尔加,就连皇冠都有。
    当然,价格肯定更贵。
    就是夏利,起步价都要六块,四公里,然后每公里两块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概念?
    不吹不黑地讲,这年头人如果打辆出租车回家,那必须得跟左邻右里打招呼。
    如果是辆皇冠的话,估计车到村口时,就得两手合拢,祈祷司机把车往沟里开,然后假如真实现了,就得赶紧摇下窗户,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时髦香烟。
    但人,绝对不能下车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