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3.王家-《逆流1977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临了临了,大爷终究是胆怯了,两天之后,重新召开了一次会议,宣布将之前女装线整体改造的计划,缩水一半。
    也就是说另一半的生产线,将保持原状,继续生产现有的服装。
    就是那些的确凉的白衬衫啊、大红色的翻领外套啊、必须过膝的肥口素裙子啊……诸如此类。
    郭永坤人微言轻,劝了几句,奈何无果,也只好作罢。
    毕竟大爷跟此时国内的大多数厂长一比,还算是激进派,时代的观念摆在这里,他也有他的顾忌。
    当然,等再过一阵儿,相信这个顾忌也就可以打消了。
    这不是郭永坤该担心的事情,眼下他捉急的问题是……他需要一名合作伙伴。
    干嘛使?
    当然是进行脑子里的赚钱计划了!
    包含、但不仅限于大爷在内的厂领导们,即便拥有三大试点的成功经验壮胆,依然十分担心销路问题,因为厂里现在的处境很艰难,已经正式出现亏损,就指着这次改造换新扭亏为盈。
    所以当郭永坤说他有销售渠道时,无异于雪中送炭。
    ‘小郭,你说吧,需要什么支持?’——这就是大爷的原话。
    而郭永坤的回答是——‘其他的倒没什么,只是第一回合作,可能需要先铺点货。’
    嗯,是的,铺货。
    谁让他身上的钱,连买条张鱼穿起来激情四射的四角泳衣都不够的呢?
    打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心思。
    合乎情理的要求,厂里开发新客户时,大抵也是这个模式。
    今时终究不比以往,中国的轻工业规模世界罕见,棉纺企业多不胜数,竞争压力颇大,再不是那个有货就能卖的年代。
    货先拿走,卖完再结账,如果卖得好的话,下次再找我们——这便是这个年代的相关从业者们从实战中摸索出的经验,并将一直沿用下去。
    大爷自然是满口答应,还给了他一个权限,三万。
    不算多,毕竟俩人也是第一次合作。
    作为一个刚进厂还不足半年的新人,郭永坤也不好讨价还价,三万就三万吧。
    那么接下来,就看他能利用这三万块的权限,折腾出多少灰色收入了。
    他思量过,按照脑子里的计划,亲力亲为的可能性不大,很容易穿帮,那后果可就有点严重。
    所以必须找个合伙人。
    他负责搞定厂里的关系,以及货源问题,那人就专门低调出货。
    互相搭配,干活不累,稳赚不赔。
    但这个人哪,还真的不太好找。
    他第一想到的就是李有光,只可惜啊,小光人不在,也注定回不来。
    第二个想到的是他大哥,不过转瞬就划掉,他大哥的脑回路和哥们儿义气的性格,都不合适这个角色。
    别到时候搞穿帮了,俩人一起蹲号子,那老妈估计不能活。
    所以思来想去,最终定格在一个人身上——王祥伟。
    老王的精明自不用提,人的话,郭永坤也信得过,唯一猜不透的是……他有没有这个胆量?
    因此打算会会看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