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 凤归皇城-《锁宫词之后主沉浮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大庆六年,距离先皇后柳紫苏薨逝己有三年。皇上与先后鹣鲽情深,自先皇后离世后,皇上痛心之余全力执政,甚少留恋于后宫。
    国母之位岂能虚空,朝中诸位大臣,曾多次联名上书奏请皇上立周贵妃为后。但皇上却以缅怀先皇后为由,三年之内不肯立后。仅是将凤印交由周贵妃掌管,给她协理六宫之权。
    朝中上下,虽少有异议,但毕竟是皇上的家事,众大臣也不再过多参言,时间就这样继续流逝着。
    好在这三年来,因为周贵妃抚养二皇子,皇上虽然甚少临幸其他嫔妃,但周贵妃却圣倦不怠。
    皇天不负苦心,周贵妃为妃多年,终于盼得龙嗣入体数月,小腹处己略微隆起,天家开枝散叶在望,皇上大喜,朝中众臣立后的呼声越发高昂,三年期限己过,皇上终于决定在当日早朝商议立后事宜。
    碧霞殿
    时值深秋,碧霞宫内枫叶一片泽黄,风吹叶落,片片金黄色的枫叶飘落而下,将整座宫苑笼罩在金霞之中。
    一位身着明黄色四爪蟒袍,头束玉冠粉团儿似的小男孩,嬉笑着在一株株枫树间欢跳着,如银铃般的笑声更是四撒开来,“快来呀,小平子,你追不上孤,你追不上孤的。哈哈哈!”
    小平子跑的满头大汗,却故意放慢脚步,讨好的笑言道,“二皇子,您慢点跑,奴才没用,奴才追不上您了...”
    一旁的亭台内,周贵妃头饰七尾凤钗,身着红锦牡丹袍,轻抚着耸起的小腹,神态慵懒的斜靠在凤椅上,目光追随着,欢颜跳动的小人儿,满面含笑。
    “昨日李大人那里传来消息,他前日又上奏了立后的折子,皇上明面上虽未表态,却己有默许之意。想来今日朝堂上会有定论了。”周贵妃今日心情极好,三年来翘首相盼的后位,今日有望尘埃落定,岂有不喜之理。
    “娘娘说的是,昨日皇上来探望娘娘,也流露了立后的意思。老奴恭喜娘娘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。”高嬷嬷笑的菊颜尽展,附合着继续言道,“老奴己经让小山子去打探消息,相信朝皇上很快便会下旨,娘娘您就等着接旨吧,呵呵!”
    周贵妃脸上笑意更浓了,今日一袭盛装,原本就是为接旨准备的。此时闻得高嬷嬷的言语,更添了八分精神。
    说话间,一位粉润润的小人儿,一面拭着额头的汗渍,一面快步奔了过来,撒娇的倚在周贵妃身旁呼道,“母妃,坤儿渴了。”
    周贵妃笑吟吟的言道,“看你皮的满头大汗,快用些高嬷嬷熬的莲子羹。”随即,掏出怀里的绢帕,轻柔的拭着二皇子-公玉坤额头上的汗渍。
    高嬷嬷立即端上一旁汉白玉石桌上晾了许久的莲子羹,递入二皇子手里,轻声言道,“二皇子请用。”
    莲子羹搁了好一阵子,此时用来正是合适,二皇子接过玉盏,很快席卷而空。
    而后,二皇子将手里的空盏随手搁在小几上,一面满足的拍着小腹,一面嘟囔着言道,“高嬷嬷做的莲子羹很是香甜,只是红枣少了些,坤儿喜欢搁了好多好多红枣的莲子羹...”
    周贵妃手持纱绢,正在替二皇子擦拭沾在唇角的残羹,闻得他如此言语,脸上笑意微凝,手中擦拭的动作也缓滞了许多,语调清淡的询道,“坤儿就这样喜欢吃红枣儿吗?”
    二皇子显然没有察觉到周贵妃的神色变化,喜滋滋的言道,“坤儿当然喜欢吃红枣,红枣生的好看,肉质香甜,坤儿当然喜欢。怎么母妃您不喜欢吗?”
    周贵妃脸色此时己经完全垮了下来,收回替二皇子擦脸的手臂,直直的坐正身子,语调中略带寒意的言道,“还好...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