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 起波澜-《我真是平平无奇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因为生源方面的先天劣势,十七州将倾尽全力扶持。
    最让人震动的就是其校址,新四大书院都将直接建在福地之内。
    为了灵气室一两天的使用权,州学新生们就已经智计百出,不知暗中用了多少手段、耗了多少心力,而福地对修行的作用还远超灵气室,所有人都为这消息眼红疯狂。
    即便早知此事的姜不苦也暗自佩服十七州手笔之大。
    另外,因为十七州本身实力的不均衡,为使新四大书院彼此实力大致均衡,各州的联合办学不因地域地缘关系,而是根据其实力强弱进行调配。
    十七州中底蕴最深的丰州将提携四位“身小体弱”的小老弟,组建云莱书院,这四位小老弟中就有一个是遂州。
    已经议定的事情是,云莱书院试运行第一届将招收1000人,丰州州学独自承担600生源,剩余四百生源由遂州等四州协商解决。
    最理想的状态,当然是四州均分,各占100位名额。
    可这是不可能的,面对丰州他们四州联合起来都没有说不的能力,可在四州内部,却又谁也不服谁,都想要自己多分点,其他州少分点。
    对此,丰州摆足了老大哥姿态,并不干涉,“你们自己解决,只要别影响下学期正式开课就行。”
    于是,在学期末决定谁去谁留之前,四校之间得先确定各自名额数量。
    最好的办法,当然是把四州新生拎一块,让他们分出个高下来。
    可若实际操作,这很不现实,会让正常的教学秩序彻底瘫痪。
    最终,四校约定,在这学期末前半月,各校出20位新生代表,80人进行比试,决出前四十名,这四十个名次,每个将代表不同数额的入学资格。
    原本有人提出每个名次代表十个入学资格,但这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否定,排名第一和排名倒数第一,背负的意义怎么能是相同的呢。再细致一点,第一名和第二名,背负的意义同样不可能相同。
    只有进入前四十名,才有资格参与分配,而名次越好,能够分到的名额越多。
    这不仅关乎所在州及州学的利益,也关乎学生们的利益。
    而现在距离那比试期满打满算都不足俩月,所有学生都为此紧张起来,氛围不比府试集训差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