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山长先生,您平时按什么方法排列这些书啊?” 陶山长说,“就是按照分类啊。” “其实呀,山长先生,我以后可以撰写一篇叙录,记述这部书的作者、内容、学术价值及校雠过程,写的简化点,然后把每一个人标上编码,这样就可以用查数的方式查找了,以后再有了新书,也可以编在后边。” “那要是同一个人的书呢?” 陶山长十分感兴趣的问。 “那就把同一个人的书按照分类或者拼音啊,分类就跟现在用的一样,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,六艺略、诸子略、诗赋略、兵书略、术数略、方技略,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“辑略”。” “你用的惯六略就继续使用这种,要是用的惯拼音,也可以按书名的首字母去找。” “拼音是什么?”陶山长完全忘记了自己还再让人找书。 “拼音呀就是一种读书的辅助办法……” 清瑶把拼音的好处巴拉巴拉的一顿说。 陶山长绝对是有眼光的,他对这个拼音完全起了兴趣,这东西对现在的学生用处不大,可是如果对启蒙的孩子,按意义就不同了。 清瑶不光说,还亲自动手操作。 “比如这本书,书名是国书,开头是?” “……闭门造车……”陶山长张口便答。 “那我们就把大致的内容挑出来,然后这本的作者是同一个人,按照首字母就是……” 不一会儿,清瑶就在陶山长无知无觉的时候套出来了哪本是《花国五字集》。 还整理出来一个大纲,把所有的书分类放好。 这时候,她就对山长说,“您看,山长,这样你再找这本书,您只需要先知道作者是谁,我们一番目录,哦,在第十五位,第十位到第二十位的书在第二层,我们就去第二层翻找,你看着就找到了。” 翻开的书赫然是那本手抄的《花国五字集》。 陶山长似乎是明白了什么,哈哈哈的笑了起来。 “够聪明,我听齐夫子说,你是来求学的?” “学生正是为了求学而来。” “那我且问你……经商与为官哪个重要?” 清瑶看着眼前的山长,之前那些小动作全然不敢也不想使出来。 经商与为官? 陶山长像是在随口一问,其实是在问她为了做商贾之人放弃大好的前途值不值。 值吗? 肯定是不值得的,在花国,当官的自然是要比经商有前途和有钱途。 可是她自家知道自家事,她是女的! 跟她以前那个古代没有法律严明女子不可以考科举不同,花国的国律清楚的写了,女子不可考科举! 直接封死了她往上的青云路,要不然她何必这么辛苦,往上爬,官居一品才是她的终极目标。 可是……门被封死了,窗户都没给她留啊~ 但是这个肯定不能实话实话的,还得答的出彩,清瑶快速的斟酌了一下。 “回山长大人,我觉得一样重要!” 不等山长发问,清瑶便继续说道。 “我知道商人重利,但是没有了商人就没有市场,生活极不方便,物资不能够流通,信息闭塞,对社会进步不利,就连我们学生读书习字都没了工具。” “学生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,商人也有儒商,不瞒山长,我家乡的路都是我这个商人在修,让我的乡邻能不受雨天之苦。” 陶山长脸色缓和,“那你再说说,这官有何好与不好啊?” 第(3/3)页